園林藝術
景觀工程里的道路體系主要承擔交通組織的功能,滿足各類運輸的要求,為行人提供舒適、安全、方便的交通條件,聯系場地各組成部分,展開動態序列、提供動態的體驗。
道路類型有哪些呢?
(1)按主要用途分類
按主要用途,道路可分為車行道路、人車混行道路和人行道路。
(2)按重要性和級別分類
A、主要道路
主要道路又稱主干道,是場地中起骨干主導作用的道路。例如,公園里聯系和串聯所有景區的主環路,居住小區內組織車行或承擔組團可或公共空間與組團間聯系的主要人行道路等。主要道路除滿足必要的車輛通行外,更要擔負對場地內活動的有序組織和引導。
主干道
B、次要道路
次要道路又稱支路,是寬度次于主要道路,承擔場地內各部分間必要聯系的道路。例如,公園中的游覽觀景用道路,小區中的宅間道路等,一般設計為滿足步行交通為主。
支路
C、小路
小路即散步或游覽小道,其寬度一般僅供2-3人并肩甚至1人漫步。小路的布置很靈活,平地、坡地、山地、水邊、草坪上、花壇群中、屋頂花園等處,都可以鋪筑小路。
小路
(3)按系統布局形式分類
A、套環式道路系統
由主要道路構成一個閉合的大型環路或一個8字形的雙環路,再由很多的支路和小路從主路上分出,并且相互穿插連接與閉合,構成又一些較小的環路。環路之間環環相套,互通互連,少有盡端式道路,在使用中不走回頭路。套環式道路系統是最能適應公共空間環境,并且在實踐中也是得到最為廣泛應用的一種道路系統。
B、條帶式道路系統
主要道路呈條帶狀,始端和盡端各在一方,并不閉合成環;在主路的一側或兩側,可以穿插一些支路和小路。只有支路和小路之間可以局部地閉合成環路。在地形狹長的場地上,如河濱公園等帶狀公共綠地中,采用條帶式道路系統比較合適。條帶式道路系統不能保證使用中不走回頭路。
C、樹枝式園路系統
這種道路系統的平面形狀,就像是有許多分枝的樹枝一樣,支路從主路上分出,再分出小路。支路和小路多數只能是盡端式道路,使用中可能要多次走回頭路才能回到主路前行。例如,以山谷、河谷地形為主的風景區和市郊公園,主路布置在谷底,而由枝權狀分出的支路和小路連接山坡上的景點,游人到達景點之后,要原路返回到主路再向上行。從使用的角度看,這是效率較差的一種道路布局形式,只有在受地形限制時,オ不得已而來用。
(4)按筑路形式分類
按筑路形式,常見的道路可分為以下五類:
A、平道。即在平坦場地中的道路,是大多數道路的修筑形式。
B、坡道。是在坡地上鋪設的,縱坡度較大但不作階梯狀路面的道路。
C、石梯道。坡度較陡的山地上所設階梯狀道路,稱為磑道或梯道。
D、棧道。建在絕壁陡坡、寬水窄岸處的半架空道路,就是棧道。
E、廊道。由長廊、長花架覆蓋路面的道路,都可稱廊道,一般布置結合庭園布置。